7月12至15日,云南民族大学“石榴红 青春映边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生实践团赴广南小分队(以下简称实践团)深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落松地、圆梦社区儿童之家、六郎城等地,探寻民族团结文化,感悟英雄模范事迹。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落松地,实践团成员走访参观村落,详细了解村民生活变化,实地查看乡村振兴取得的新进展。在落松地小学,实践团成员聆听了农加贵老师的事迹宣讲,并通过非遗傣纸文化小课堂、击鼓传花和绘画活动,与落松地小学的孩子们共同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让爱与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广南县柯仲平纪念馆和民族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重温了柯仲平等革命先辈的奋斗历史,深刻认识到文化认同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心理基础和情感纽带。在广南县烈士陵园,全体成员列队肃立,默哀致敬,敬献鲜花,寄托哀思。“新时代的我们对英烈最好的告慰,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王卓欣结合自身感悟为实践团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实践团师生围绕石斛种植、产品加工、民宿经营等主题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了“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在圆梦社区,实践团跟随社区书记的脚步了解社区在法律援助和卫生医疗服务方面的建设情况。实践团成员还带领留守儿童开展手工剪纸、扎染等趣味活动,在给社区儿童带来快乐的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通过教育实践、文化观摩、产业调研、非遗传承等多维度活动,实践团成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堂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大思政课”,社会实践中看到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切身感受到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要将这份感悟化为具体行动,担当时代使命,守护民族团结。(文/图 校团委 贾青、李文锟、范习语、索朗措姆、易子琪 )
责编:蔡童 复审:和金光 终审:马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