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了云南民族大学各族师生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应有的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杨文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各领域和全过程,通过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大课堂”“实践大课堂”“文化大课堂”“智慧大课堂”,着力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有形有感有效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图书馆馆长王耀凤: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爱,让我倍感激动、倍感振奋、倍感温暖,坚信家乡的明天必将更加和美灿烂!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自觉担负起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和各族师生一道,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冷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立足学校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办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讲好云南民族团结的故事,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情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民族医药学院辅导员黄薇: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前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解放思想,结合云南资源禀赋,融合专业特色,抓实人才培养,不断创新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云南民族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学生宣讲团成员朱政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使我充分认识到,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需要当代青年积极奉献、有所作为。我们将以理论宣讲凝聚奋进力量,促进各族学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书写新时代青年“汇聚青春力量,共筑人民防线”的生动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研究生党晨曦: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学生干部,我深知党员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与各族学子在信仰之路上携手共进,共同成长,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化学与环境学院 2024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资格: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云岭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贡献青春力量。
澜湄国际职业学院 2023级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刘文:旅游管理不仅仅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护,真正实现“山水相依,人城共融。”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更多精力投入到旅游业与经济提升、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中,为旅游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202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双英: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我的家乡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时强调“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而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我的家乡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将以实际行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左军 复审:和金光 终审:马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