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南民族大学!

民大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大新闻 > 正文

云南民族大学师生热议2025全国两会

发布时间:2025-03-07 编辑:左映龙 浏览: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5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全校师生通过电视直播、广播收听、报纸研读以及网络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多角度聚焦两会进程,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切实肩负起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民大力量。

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吴万勤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作为全省首家聚焦澜湄合作的国际化职业学院,我们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化“职教出海”行动。下一步,学院将依托澜湄国际职业教育联盟,重点打造跨境电子商务、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特色专业集群,联合中资企业共建海外实训基地,培养“语言+技能”复合型人才,拓展与澜湄国家院校的“中文+职业技能”合作项目,推动中国职教标准“走出去”。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屈睿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的工作部署,既有战略高度,又充满民生温度。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升到“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高度,强调教育必须紧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各族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报国,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以教育之名,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答卷。

教务处处长 赵云合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云南民族大学将坚持“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主动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度增设理工农医类专业,继续探索“专业+非通用语”“非通用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主动融入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云南民大贡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专职副院长 杨文顺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坚定不移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弘扬者、理论阐释者、实践引领者,努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增强各族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研究生 李秋姣

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瞻远瞩、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担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只有坚持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提升自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小我融入大我,跑出当代青年应有的加速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2022级 高建

收听收看了全国两会开幕式,认真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备受鼓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主动将个人成长的“小目标”融入国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蓝图”之中。要打破思维定式,以无畏的勇气探索未知领域,积极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与模式,充分释放青春的活力与创造力。要积极投身科研领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努力钻研,在不断质疑与求证中练就过硬本领,让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的时代新人。(蔡童)

责任编辑:左映龙 复审:和金光 终审:马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