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云南民族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学校“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特点和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彰显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两大作用,在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
与民族地区和省内沿边开放经济带州市县合作
近五年来,我校分别与昆明、丽江、普洱、保山、临沧、红河、迪庆、西双版纳、大理、德宏、石林、禄劝、新平、峨山、元江、澜沧、景东、西盟、孟连、双江、耿马、沧源、元阳、维西、麻栗坡、勐腊、剑川、瑞丽等州、市、县政府签署了校府合作协议。我校还与多个自治州和自治县合作开展了订单式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得到了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的肯定。
支持地方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我校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与多所地方院校开展多方面合作:先后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普洱学院、云南佛学院、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云南基督教神学院和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其中,与三所宗教院校合作在全国属首创,既探索了培养宗教人才、提高宗教院校办学水平的新机制,又逐步建立起了既体现云南宗教特色、又符合云南实际的宗教院校办学新模式。
开展校企合作 促进产学研融合
为促进我校产学研发展,加快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学校先后与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云南神州天宇置业有限公司、会泽县泰和盛世工贸有限公司、北京集美臻美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出版集团、中关村软件园、北京中建金谷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云南移动、云南白药集团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涉及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开发、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民族建筑研究、文化旅游开发、文化品牌打造、瑜伽和太极项目的推广以及基础教育的打造等。
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
学校发挥国际化教育特色和优势,深入边境地区免费为外籍劳务人员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先后在瑞丽、勐腊、麻栗坡、孟连、孟定边合区、沧源、镇康创建了七个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彰显我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融入澜湄合作项目,2017年1月,我校与瑞丽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创建“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职业学院”合作协议,由我校牵头,联合12所高校成立了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这是我校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贡献边疆长期稳定”作用的进一步彰显。
为示范区建设和脱贫攻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为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和服务于云南脱贫攻坚的战略,我校先后成立了“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研究院”“民族团结进步研究院”“扶贫开发研究院”和“扶贫开发大数据中心”,研究机构和中心的成立,为政府的决策咨询、项目的开发和研究、规划的编制和评估等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