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南民族大学!

民大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大新闻 > 正文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矢志推进党建引领育人

发布时间:2020-06-19 编辑: 浏览:

 

中共云南民族大学委员会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高校的办学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云南民大师生:“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这是我们铸魂育人出发点和主线。学校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作为思政工作的根和魂,立足云南大地办教育,紧扣民族团结育人才5次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

 

(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民族大学师生的嘱托)

 

(民族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

一、 坚定主心骨,构建“党要管党、党抓发展、党主育人、党谋幸福”全面领导体系

做到了个全领导内容全覆盖办学治校全方位,深化治理全领域,改善民生全过程从学校党委到10个党委专门委员会,32个二级党组织、185个党支部,构建了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领导格局;持续强“根”铸“魂”,创建功能型党组织37个,党员示范宿舍1033个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对外开放“三张牌”工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的回信、批示或肯定持续深化“民大治理”,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正职监管、副职分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议事规则,该走的决策程序一项不少,该有的执行环节一个不落,该落实的监督规定一点不走样;一切以师生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尺度,相继开展“85件实事落实情况回头看”“再为师生办10件实事”,用民生凝聚了民心。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职业学院培养上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澜湄大学生友好运动会)

二、把好主方向,提升“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战斗、监督约束”管党治党能力

我们把管党治党的关键放在提升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战斗、监督约束“四种能力”上。政治领导体现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高等教育的决策部署,确保民大始终是党领导的坚强阵地、立德树人的关键场所、民族团结的关键窗口;思想引领体现在引导师生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全面从严强党建、顶天立地做贡献。创新“个人自学+二级党组织导学+党员干部集中研学”的中心组学习模式和“导师带学、基层联学、实践促学”的年轻干部学习方法;组织战斗体现在把落实高校党建20项重点任务着力在捋思路上,给力在提质量上,合力在促发展上,聚力在抓书记上,使力在严整改上,发力在盯落实上,竭力在树形象上;监督约束体现在率先开发智慧党建、日常监督系统等“六个率先”,学校连续6年被省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

 

 

(智慧党建系统)

  

(日常监督在线考评系统)

三、守住主阵地,打造“全心、全员、全程、全面、全体、全景”育人格局

学校党委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铸魂育人捧在手里、抱在怀里、扛在肩上、顶在头顶,守好主阵地,打造“六全”育人格局,做到了“五个一”,即团结一条心,旗帜鲜明地向丑化和歪曲党的领导、向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亮剑;举起一面旗,擦亮办社会主义大学的底色;划出一条线,绝不让吃党的饭砸党的锅、影响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大局的人造谣生事、浑水摸鱼;守好一段渠,做到网络阵地寸土不能失、片瓦不能丢、丝毫不能让;践行一个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教室空间、宿舍空间和心灵空间。所创新的1+6”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发展学习型党组织,提升思想引领力)

 

(党课月月讲活动)

四、畅通主渠道,构建“系统设计、师生同修、专题定制、线上线下、立体实践”思政课体系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是内涵发展的灵魂课。我们搭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立体育人”育人平台。主要做法是:打好“组合拳”。核心在于“一带多”,“一”即“思政课程”,“多”即“课程思政”,两者在政治方向、育人方向上保持高度一致唱好“流行曲”。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等系列载体,弘扬团结、进步的民大主旋律。用好“大数据”。创建具有教、学、管、测、评五位一体的“民大思政智慧平台”。讲好“中国故事”。老师争当育人模范,把“阳春白雪”的学术语言转化为实话、好话、新话、俗话成为共识

 

“一二三四五六”民大思政模式)

 

(我校党员学生晨读党章)

五、建强主力军,建立“一个决策班子、一个战斗集体、一面育人旗帜、一个成才榜样”民大思政铁军

我们按照予波副书记来民大调研时提出的要求,及时把思政工作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建起来,抓班子、强队伍、树典型。对照省委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13条措施,除思政课教师需到今年底才能配齐外,其余措施我们已全部落实到位。仅今年上半年就新进了思政课教师8名、辅导员30名、心理咨询师4名。不仅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增加了津贴,还落实了生均40元/年的思政工作专项经费和生均30元/年的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学校马院4个党支部荣获“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称号。仅2019年就有7人次教师在教育部、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教育工委举办的思政课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或状元。

 

(我校教师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

 

(教师线上展示民族体育舞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