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教育部语用司、云南省教育厅教材和语言文字管理处领导及专家组一行莅临学校考察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申报情况。我校校长张桥贵,副校长李若青,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陪同考察。
专家组观摩了傈僳族语言文化双语教学课堂。师生演唱的民族迎宾曲真诚质朴而有力量,深深打动了专家组成员。在旁听完课程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巡视员、考察专家组组长娄晶鼓励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张桥贵对同学们提出殷切希望:要学好通用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学好、用好、继承好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字,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建设和传承贡献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在随后召开的答辩会上,张桥贵介绍,学校将充分发挥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作用,继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力度,做好传承弘扬,打造留根筑魂工程;服务国家战略,开展文化润疆活动;培养民族地区语言专家,助力推普脱贫,全力建设好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纽带,铸牢各族师生和民族地区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若青就学校语言文字的工作理念、成效与特色,以及目标和规划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主旨发言。李若青表示,学校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遵循,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最基本的目标,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主体性与多样性共融的和谐语言生活奠定基础。
在实地参观、现场观摩、咨询交流、汇报听取、会议座谈、相关文件资料审阅的基础上,专家组认为,学校高度重视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教育教学工作,围绕语言文字工作服务国家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学校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在语言文字学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语言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语言应急和志愿服务、边疆文化建设发展、澜湄区域语言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边疆稳定、国家安全发挥重要特色作用。
专家组建议,要进一步发挥学校特色优势,牢牢把握边疆高校政治站位,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的嘱托,积极推进实施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工作规划,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战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大贡献。
答辩会前,专家组一行还参观了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民族语音实验室和民族团结进步语言文化墙。(文/教务处 图/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