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我校原历史系主任、退休教授,曾任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的谢本书教授,在雨花校区做了题为《百年征程,千年跨越——中国共产党云南民族工作的历史印记》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院长郭飞平教授主持。
谢本书讲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云南民族工作的创新。他说:“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区。在民主革命时期,云南少数民族约占全省人口的40%,今天则约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他认为,在历史上,云南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连接各族的社会经济,被认为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要拯救云南、发展云南,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发展民族的社会经济。
他通过具体的史实,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云南民族工作的成就。他提到,新中国成立不久,云南建立了第一个民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1951年5月12日),第一个民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3年1月21日)。经过40年的努力,到1990年设置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至此云南全省的主要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治地方,设立了州、县自治机关及民族乡等。
讲座中,他结合自身感悟,生动地讲述了脱贫攻坚使云南经济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奇迹。他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据2020年11月,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显示,云南最后的脱贫的9个县(市)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退出贫困县行列。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云南9个直过民族和2个人口较少民族,共11个,创造了“百万大搬迁”、“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奇迹。
整场讲座,谢本书教授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研究视角使大家受益匪浅。(文/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陶文明 图/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