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学校召开党委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书记、院长及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参会。会议由张桥贵校长主持。
2022年以来,学校专业建设实绩显著,捷报频传。专业数量有效缩减、专业布局明显优化、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第三批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结果显示,学校新增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经过三年的组织申报和建设,截止目前,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41个,其中国家级建设点20个,省级建设点21个,一流专业建设点数过半,占比53.25%。根据第四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结果,学校74个参评专业中, B类和C类的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94.59%;D类专业从上一轮的38个减少至4个,仅占参评专业总数的5.41%。学校的专业质量评价指标明显提升,评价指数现为3.12,排位全省第4。
校党委书记陈鲁雁在大会上指出,本科立校,民大正在乘势而上。学校要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基础在本科、支撑在人才。民大要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华丽转身,必须用绣花的功夫建强本科专业。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本科专业“增A去D”行动。B类专业要“踮起脚尖摘桃子”,用好典型引路法,主动对标世界一流、国内顶尖的专业,学习借鉴一流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规范、质量保障,逐步完善学校目前现有的教学资源;二是C类专业要“打开门来比实力”,要跳出校内甚至省内的思维局限,把专业放到全国范围去谋划,放到时代长河去审视,放到社会发展中去定位,把握时代走向,明确服务面向,找准培养方向,坚持课程、师资、实践、保障“四向突破”,坚持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三路并举”,实现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前进;三是D类专业要“静下心来补短板”。相关学院班子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师资队伍不足就内培外引,课程质量不高就用心开发,实践条件不够就抓紧建设,目标就是晋位升级。陈鲁雁强调,各部门、学院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要以发展有我的担当、奋斗忘我的坚韧、追求无我的境界,点亮“本科立校、人才兴校”这两颗“双子星”,推动民大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针对教学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桥贵强调,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各学院、各部门要站在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不断增强对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关键性、紧迫性的认识,要着眼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结合专业定位、特色和优势,全面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二是要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各学院要明确目标和重点,进行责任分工和细化分解,建立考核激励体系,把落实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学院全体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各学院要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关系,要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之匹配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各教学单位要树立服务理念,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良好的环境氛围,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会上,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若青作题为《落实一项改革,推进质量行动——以专业建设实绩助力一流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她围绕现实及政策要求、专业建设成效和计划、工作安排和要求三个方面展开。李若青指出,学校目前取得的成绩充分表明校党委以本为本、主动作为,深化学分制改革、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也是全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全体老师三年来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行动的硕果。同时,更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高质量要求和一流人才培养永远在路上,新时代高质量专业建设的序幕才刚刚拉开。(文/教务处 图/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