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南民族大学!

民大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大新闻 > 正文

学习延安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云南民族大学2022年“赓续红色血脉 提升素质能力”辅导员及思政骨干主题培训班圆满结业

发布时间:2022-06-28 编辑: 浏览:

6月12日—6月18日,云南民族大学2022年“赓续红色血脉,提升素质能力”辅导员及思政骨干主题培训班在校党委副书记李光明的带领下,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延安大学)进行了为期7天的专题培训。

授课老师分别以《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等主题对学员们进行了专题辅导,向学员们深入阐述了延安精神的理论体系及其时代价值、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及伟大意义,让学员们认识了什么是延安精神。

培训期间,学员们到枣园、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杨家沟、郝家桥革命旧址等地进行了现场教学,让学员切身感受到了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信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交流研讨时,学员们纷纷表示,延安精神博大精深,永不过时,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弘扬延安精神,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不断砥砺前行。

6月16日,学员们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插队时住过的窑洞。现场教学老师生动讲述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生活,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足迹。1969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在七年的知青岁月中,习近平同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坚持读书学习,克服了思想、生活、劳动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同志心里装着群众,关心群众冷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打下了第一口井、建起了第一口沼气池,创办了铁业社、代销店等,解决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磨炼了意志,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通过现场教学,学员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

培训期间,我校辅导员与延安大学辅导员之间围绕着辅导员角色、工作群体、素养能力和怎样当好新时代辅导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6月14日,李光明副书记带领参加培训的各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参观了延安大学新校区,与延安大学部分学院党委副书记进行了交流。6月17日,全体学员到了西北革命的策源地绥德师范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云南的王懋廷(王德三)、王复生作为最早的共产员曾在这里工作过,在这里播下的革命的火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月18日上午,云南民族大学2022年“赓续红色血脉,提升素质能力”辅导员及思政骨干主题培训班举行了结业保仪式。李光明在讲话时要求:一是延安精神博大精深,短时间的7天时间内是不可能完全领会的,要带着问题,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领会延安精神精髓。二是七天的培训收获满满,要按照培训要求认真写好心得体会,把培训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下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三是延安大学与云南民族大学都是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未来要加强联系,在思政队伍培训、课题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合作。

通过此次培训,每一名参训学员在思想上受到了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文 /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