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南民族大学!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民大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大新闻 > 正文

校党委书记陈鲁雁、校长张桥贵同上一堂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2-09-08 编辑: 浏览:

“开学第一课”是一堂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课程。9月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陈鲁雁、校长张桥贵在雨花校区为2022级新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陈鲁雁以《选择民大,就是选择主动担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为题,为2022级新同学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第一课。陈鲁雁与新同学分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时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云南是多民族省份,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因此,无论工作、学习、生活,我们都要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根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就是“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


校党委书记陈鲁雁上“开学第一课”


陈鲁雁强调,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使命光荣、特色鲜明的民族高等院校。建校以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亲临学校视察,涌现出了马曜、汪宁生、何耀华、和少英、谢本书等一批学界名流。学校先后4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团结、进步是云南民大的精神。团结是民大立身之魂,进步是民大发展之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件事上,我们一直在行动。学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肯定和勉励。

陈鲁雁对新同学说,选择民大,就选择了责任民大的学生要担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云南民大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育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让各族师生都自觉担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民大的学子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要紧起来、忙起来,要有修养、有规矩。他勉励新同学:要牢记团结、进步的民大精神,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行动,以一个个“微行动”,汇聚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巨大正能量。

张桥贵在开学第一课上对2022级新同学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美丽的云南民族大学展开新的人生画卷。”他指出,大学时代是人生旅途中的加油站,对于政治素质、道德水准、文化知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要坚持情怀入梦、家国在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奋斗结果和学习机会,珍惜青春和前途,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校长张桥贵上“开学第一课”

张桥贵说,学习是大学之本,而勤奋则是成功之径,同学们要养成勤学、勤练、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增长社会实践才干上来,不甘平庸、追求卓越,为将来的人生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桥贵指出,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向学校党委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的指示精神,在云南民族大学这个各民族师生共同生活的大家庭中,同学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文 图/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