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南民族大学!

民大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大新闻 > 正文

【主题教育】清风浸染书气香,不负难得好时光 ——云南民族大学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一次集中学习纪实

发布时间:2023-05-12 编辑: 浏览:

雨花湖畔朗朗读书声,蓝花楹下孜孜勤学影,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校园,一片生机勃勃。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

2023年4月14日,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校党委书记阮朝奇号召全校党员干部师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强化使命担当,聚焦问题导向,统一思想、坚定意志、统一行动,扎实有效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4月26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阮朝奇做读书班开班动员讲话 摄/施启兴)

4月26日至28日,学校用3天时间,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一次集中学习。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保留校级待遇领导、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程参加读书班。

 

(4月26日上午,云南民族大学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 摄/施启兴)

 

真学深信,坚持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4月27日上午,云南民族大学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一组集中学习情景 摄/罗茜)

本次主题教育读书班共分两期进行,严格按照主题教育规定和要求开展。4月26日至28日是读书班的第一次集中学习,3天的集中学习,围绕主题开展了2次集中自学、3次分组研讨、1次校外专家专题辅导,为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打牢思想基础。

以学铸魂,读原著悟原理、学思想强党性,校领导带头示范作出表率,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校党委书记阮朝奇亲自部署亲自策划校领导班子主题教育实施方案、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方案等5个子方案的起草,全程参加集中自学、分组研讨、带头领学、带头发言,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4月26日,阮朝奇书记在开班动员讲话中强调,通过读书班的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要注重学思想,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强党性,锤炼品格强化忠诚;重实践,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建新功,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他要求全校党员、干部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增强理论武装的责任感、紧迫感,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学思践悟中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校长张桥贵在集中学习中做领学,他指出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他希望学员们以读书班学习为契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对照党的二十大对高等教育发展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实的举措,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在集中自学环节,五个讨论组的教室里的翻书声、埋头做笔记的画面,整个研讨室安静而又紧张,这种紧张是对知识渴求的紧张,生怕少学了一页,少记了一句。

各组负责人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相关章节及篇目。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晓雪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昂扬奋发的姿态学原文悟原理,以“事争一流”“晋位争先”的精神状态和干劲,开拓创新,再建新功。

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范菁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后,认为结合高校工作需要关注4个方面,一是强化云南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的功能,促进新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二是高校要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三是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四是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仲雄在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百年建校100周年的重要贺信后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守“在马言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贺信为动力,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实践“多元融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模式,坚定地扛牢“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面旗帜”。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后,云南民族干部培训基地党支部书记、专职副主任熊光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学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必然选择。

在读书班3天时间里,学员们聚焦学什么、紧盯怎么学、瞄准收获什么;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

 

深思善思,坚持结合实际思考学校发展大局

  

(4月28日下午,云南民族大学主题教育读书班第四组交流研讨情景 摄/包茜)

以学增智,磨炼真功强本领,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三天的交流讨论中,广大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履职担当、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思想自觉。各位学员就自己重点学习的内容,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聚焦高校的发展,聚焦学校的建设,围绕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做好新时期青年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真正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

科技处处长段金生表示将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对学校科研内涵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的科研发展做出实绩。

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泽泉则结合学校“三个定位”谈自身意见,他认为学校发展需要对特色定位重新深度凝练,对校训、办学精神赋予新的内涵。同时,结合主题教育解决学校工作政策上存在的堵点难点,做好政策层面的废改立来理顺发展,要重视学科交叉性,增强学科专业的竞争力。

发展改革处处长高路认为学校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他表示要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工作中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直面矛盾,解决问题,才能以改革的真成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读书班学习气氛热烈,大家边思考、边讨论,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专心致志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思想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思路,为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知行合一,坚持学以致用推进工作具体实践

 

(4月28日上午,云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张瑞才在读书班上作专题辅导  摄/施启兴)

在专题辅导中,读书班邀请云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张瑞才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作了深入解读,他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原点出发,讲述了“两个确立”的意义和思想基础,从经济、强军、生态文明、法治、外交五个方面解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围绕如何助力云南“三个定位”建设和“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云南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多实质性的贡献进行了剖析。

学员们结合张瑞才研究员讲座的丰富内涵,就如何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如何加快学科建设,如何为云南的“三个定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云南民族大学应有的力量和必需的担当,进行了深入思考。

校党委书记阮朝奇在分组研讨上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主题教育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敢于斗争,勇于负责,聚焦问题,知难而进,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院长许建伟表示,通过主题教育读书班的学习,锻造了思想,明晰了问题,探索了路径。应用技术学院将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决策部署的思路策略,转化为解决学院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方法举措,转化为学院跨越式、特色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法学院党委书记杨光明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法学院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单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法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和云南“3815”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丁超表示通过本次主题教育学习,下一步将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增强自身才干、做出实在成绩。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坚持资产优化配置的原则,建立资源共享的理念,扬优势,补短板。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的建设规划,集中物力做好硬件保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真正实现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天的时间并不长,学员们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学习态度和韧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聚焦问题、知难而进,切实把学习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确保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效。(文/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图/施启兴 包茜 罗茜)


  责任编辑:李晴  复审:和金光  终审:朱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