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金秋迎风起,硕果满枝红。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8日上午,云南民族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隆重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优秀学子加入云南民族大学这个大家庭。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领导及教官,各部门、各学院主要负责人,雨花校区2023级新生及教师代表在现场参加开学典礼,九龙池校区、莲华校区2023级新生通过直播收看开学典礼实况。
(云南民族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欢快的舞狮表演登场,赢得了全场的喝彩,气氛持续升温。身着迷彩服的新生代表、佩戴大红花的教师代表坐满整个体育馆,现场“新”光璀璨,微笑相映成海。各分会场师生及家长、校友共一万余人同步收看直播。典礼在奏唱国歌中拉开序幕,2023级新生军训开训仪式同步举行。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边海防指挥系主任张德胜大校宣读《云南民族大学2023级新生军训团任职命令》,校党委书记阮朝奇向军训团授旗。
(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边海防指挥系主任张德胜大校宣读
《云南民族大学2023级新生军训团任职命令》)
(校党委书记阮朝奇向军训团授旗)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桥贵向全体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学校发展辛勤耕耘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他介绍了学校办学72年的发展历程和光辉成就,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桥贵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张桥贵说,希望同学们厚植家国情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自觉赓续民大血脉,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紧跟社会发展,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始终与伟大时代同频,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时刻与强国梦建设共振,自觉做支撑民族复兴大任的坚实脊梁;珍惜大学时光,迈出人生坚实步伐。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要学以致用,积极投身实践,培养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视野;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真诚对待每一位老师、同学和朋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做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他表示,学校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创造更好条件、搭建更大舞台、提供更优服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党委副书记李光明主持典礼)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尹世堂宣读《关于表彰2022年度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关于表彰2022年度十佳师德标兵的决定》《关于表彰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教职工的决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段云学宣读《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2023学年高校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的通知》《云南民族大学2021—2022学年国家级奖学金获得学生、省级奖学金获得学生名单》,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邹永松宣读《关于2023级本科生导师资格认定的通知》。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尹世堂宣读表彰决定)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段云学宣读通知和获奖名单)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邹永松宣读《关于2023级本科生导师资格认定的通知》)
校领导为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的教职工颁发荣誉证书,为获奖师生代表颁发奖状,为2023级本科生导师颁发聘书。
(校领导为从事教育工作满30年的教职工颁发荣誉证书)
(校领导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发奖状)
(校领导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奖状)
(校领导为2023级本科生导师颁发聘书)
一句校训,一枚校徽,一份承诺。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这枚校徽,不仅代表着民大人的身份,更承载着民大人的使命与荣光。
(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作为教师,我们早已做好准备。愿倾我们所有,全力以赴。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的梦想和荣誉都与学生连在了一起。”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邹丽娟深情道白从教21年的体会和心里话。她认为教师要有大爱的精神,要有大师的追求。教师既要有学术,更要爱学生,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品格。
(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邹丽娟深情道白)
在校生代表、澜湄国际职业学院2020级经济与金融专业2班赵志伟,新生代表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阿蕾分别发言。
(在校生代表、澜湄国际职业学院2020级经济与金融专业2班赵志伟发言)
(新生代表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阿蕾发言)
师生齐聚,共绘新景。在奏唱《云南民族大学校歌》声中,开学典礼落下帷幕,新的蓝图正在擘画。站在新起点上,云南民大师生携手同心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全力以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征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民大师生的力量。(文/李晴 图/施启兴 左军)
责任编辑:李晴 复审:和金光 终审:朱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