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微瑞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总决赛在浙江大学举行。由我校化学与环境学院教师袁明伟、杨丽娟教授指导,本科生马敏娜、欧阳玉瑾、邬源完成的新创实验项目“光催化氧化绿色合成医用化学发光试剂”在本届大赛总决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西南赛区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是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全国性竞赛,旨在夯实大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一个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该赛事参与度高,影响范围广,今年起被列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成为化学类唯一的全国A类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447所院校的1076支队伍汇聚一堂,分成新创实验、改进实验和科普实验三大赛道。历经七个分赛区的火热角逐,90支队伍最终脱颖而出,锁定全国总决赛的舞台。
(获奖团队合影)
从校赛到区赛再到国赛,队员和指导教师凭着一步一个脚印,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操作,从视频拍摄制作到论文的撰写,从PPT制作到最终的答辩展示,无不反复推敲,力求至善。在这场巨大的挑战中,他们坚韧不拔,团结一心,最终夺得西南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在大赛中不仅开拓了视野,更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
(获奖证书)
云南民族大学代表队研究光化学合成的前沿领域,将光催化氧化合成技术引入本科实验教学。本实验利用实验室常规仪器组装出简易光反应装置,以高效低能的钠灯为光源催化氧化磷酸盐中间体,实现了1, 2-二氧环乙烷类医用化学发光试剂的实验室微量化制备,丰富了光化学反应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此外,实验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便宜易得,操作简便,产物收率高,同时可实现单瓶独立或多瓶串联的多样化教学形式,适合本科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全面综合的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自由基加成等反应机理的理解、强化科学思维。(文/图 化学与环境学院 袁明伟)
责任编辑:李晴 复审:和金光 终审:朱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