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施启兴
复审:左映龙
终审:和金光
10月21日,民族医药学院开展“走一线,看发展”晋宁乡村振兴行科普实践活动。学院师生党员、工会干部、教师代表、团员青年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
民族医药学院开展晋宁乡村振兴行活动。
当天上午,师生们到昆明市晋宁区宝峰街道清水河村参观。在“月季博士”李淑斌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占地200亩的“产研小院”。李淑斌告诉大家,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种苗就是云南花农的“铁饭碗”。近年来,李淑斌团队为抓牢这个“铁饭碗”,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实现了科技从“0”到“1”的突破,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小院+乡村振兴实验室+共建共享研发基地”的乡村振兴道路。通过聆听李博士团队的故事,师生们在心中种下了用科技振兴乡村的种子。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中国、立足云南,努力学习,奋勇拼搏,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民族医药学院开展晋宁乡村振兴行活动。
下午,师生们分别参观了小渔村和福安村。在小渔村,师生们采取入户调研的方式,了解到当地农户在党组织的有力带动下,通过打造“休闲经济”“网红经济”,村庄变景点,乡村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新时代故事。
师生们探访了福安村村史馆、福安村非遗馆等地,深入了解了福安村通过政校合作共建形式,以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将村内闲置古民居、古建筑资产通过流转盘活打造成业态,建立保护与开放并驱的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创新机制,实现城市动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让老村落焕发生机,让广大农户获得实惠的新时代故事。(民族医药学院 黄薇)
责编:左军 复审:和金光 终审:朱毅清